日前,格力电器公告称,拟通过股份转让、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以总价30亿元持有盾安环境38.78%股权,盾安环境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业内分析称,从盾安环境的主营业务来看,格力电器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夯实全产业链的工业体系,同时向上游新能源热管理业务进军,带动旗下新能源业务协同发展。
今年3月,海尔、海信相继宣布通过合作或认购方式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TCL李东生也称将在新能源车载相关产品上发力。至此,国内家电头部企业海尔、美的、格力、长虹、海信、TCL已悉数入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
向上游新能源热管理业务进军
今年以来,格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连下两城。
2021年8月,格力电器以18亿元收购银隆新能源,开拓了新能源商用车配套业务,形成从锂电池材料、锂电池、模组/PACK动力总成、新能源整车、储能系统设备到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回收的闭合式循环产业链布局。
2021年11月16日晚间,格力电器公告将以30亿元控股盾安环境,由关键零部件领域切入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赛道,格力的新能源产业布局进一步明晰。
资料显示,盾安环境自2017年起在新能源车热管理配套零部件领域持续发力,设立了盾安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打造关键零部件,其涉及产品覆盖冷媒侧及水侧关键零部件,如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商用车电池热管理机组等。
据了解,从汽车热管理系统本身来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相较传统汽车热管理系统,对零部件精度、冷媒调节范围、精度等要求更高,需要长期技术沉淀与产品经验才能进入新能源车企的供应商列表。
格力电器在公告中表示,通过此次收购,格力电器获得了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行业的核心技术。未来,格力电器可借助本身在电器暖通设备、工业装备领域积累的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成为品类更全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格力电器将在高复杂、高精度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完成供应链重塑,不断获得新增市场机会。
主业放缓掘金新能源
据悉,家电企业之所以热衷“造车”,一方面在于国内庞大的内需市场。虽然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几年发展迅猛,但仍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据公安部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汽车总量1.75%,但增速极快,比上一年增长近三成。根据国家相关规划,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国内家电市场的饱和,家电销售低迷。今年7月27日奥维云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家电零售市场零售额增速为12.3%,相比2019年上半年下降10.3%,二季度后市场陷于低迷。有关专家认为,家电行业已进入周期性拐点,市场进入了限量阶段,近几年如何破局将成为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行业利润大幅缩水,家电企业增长和转型压力加大,企业选择开辟“第二战场”,以格力、美的、海尔等为代表的家电企业纷纷加大2B业务的拓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