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展望:下半年欧美有望开启降息周期

2023-02-09 19:4662940

 

2023年美联储是否将停止加息?美联储终点利率将是什么水平?全球货币政策是否将继续分化?今天的节目将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

连线嘉宾:芝商所首席经济学家兼董事总经理Bluford Putnam、惠誉评级首席经济师Brian Coulton、渣打银行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总监布思哲、瑞银资产管理全球投资总监Barry Gill。

美联储终点利率预计在5%左右

《全球财经连线》:根据目前的通胀指标,美联储何时将停止加息?美联储终点利率将是什么水平?

Bluford Putnam:可能需要去问美联储何时停止加息,但一般来说,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市场,也就是我的公司芝商所经营的市场,认为联邦基金的短期利率峰值将在5%左右,可能会再高一点,也可能低一点,但市场比较普遍的共识是美联储终点利率将在5%左右。正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中提到的,如果高于5%,将不会高出太多,所以我们得到的指引是可能会非常接近5%。

2%可能是新的零利率

《全球财经连线》:你为何提出“2%是否是新的零利率”这个问题?

Bluford Putnam:每当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时,美联储都会倾向于不断降低利率。1990年左右我们经历了经济衰退,美联储将利率降至3%。然后我们在 2000 年和2001年经历了经济衰退,美联储将利率降至1%。在2008年的大衰退之后,利率降至0%。这次疫情中也是如此,利率降至零。但如果我们回顾所有这些时期,以及衰退和通胀的历史,零利率可能过低了,这损害了某些经济领域,损害了储户和退休人员。所以在下一次,可能在四年、五年、六年后,或其他时间,如果我们遭遇足够严重的衰退,也许美联储只会将利率降至 2%。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将是新的零利率。

下半年欧美有望开启降息周期

《全球财经连线》:投资者似乎正在期待美联储政策转向。美联储何时会停止加息?

布思哲:新年伊始,我们认为美联储会继续关注滞后指标,主要是通胀指标和反映劳动力市场情况的指标。第一季度,美联储将继续加息。我们预计联邦基金利率的终值为5.25%,略高于市场目前普遍定价的终值。进入下半年,美联储政策将真正开始转向,在某个时刻开始降息,因为美联储可能清楚地意识到2023年美国经济大概率将出现衰退。

《全球财经连线》:鉴于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开始加息的时间晚于美联储。它们是否也会紧随美联储更改政策方向?

布思哲:我认为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正如你所说,欧央行与英央行开始加息的时间相较美联储稍晚一些,因此在停止加息或放松货币政策方面或许会有所保留,因为它们仍需采取更多的行动,尤其是欧央行。截至目前,欧央行采取的措施仍十分有限。不过,我们认为它们最终会在今年下半年调整政策方向,但开始调整的时间可能会晚于美联储,也不会像美联储那么激进。鉴于目前欧洲通胀压力的情况,我们预计欧洲将会迎来相对更温和的降息周期。

《全球财经连线》:那新兴市场的情况如何?

布思哲:除中国以外,新兴市场实际上一直在收紧货币政策方面表现得相当积极。很显然,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的周期,但许多国家的担忧都是潜在的货币疲软风险以及高企的通胀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新兴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做了所需要做的事情。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市场对新兴经济体更感兴趣。投资者认真地关注新兴市场,试图锁定其中一些新兴市场的收益率。确切地说,这里的关键点在于美元的走势。央行希望看到美元明确地达到峰值,而近期美元已经明显走软。如果美元走软成为一个长期趋势,央行会表示他们已经做得足够多,并在某个时刻放松货币政策。

《全球财经连线》: 全球货币政策在2023年是否会继续分化?

布思哲:我想2023年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将出现拐点,由紧缩的政策转向宽松政策,这将使全球的货币政策周期更加一致。中国在宽松货币政策方面显然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特别是其他国家正在收紧政策。我认为日本也处于一个不同的周期,但日本更多是结构性的问题。不过,正如我说的,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已经开始考虑在2023年晚些时候转向宽松的政策。这将使大家回到目前中国和日本所处的周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财经·行情」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0月26日下跌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10月27日(图表)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0月26日下跌新华社发 安治平 编制

0评论2023-10-27257

「财经分析」从0到1,金融如何助力科创企业穿越“死亡之谷”?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吴丛司)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科技“从0到1”的原始突破。然而,科创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需要穿越一条“死亡之谷”,在这过程中,离不开金融的保驾护航。新华财经记者日前

0评论2023-10-2738

财经头条: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 调仓换股路线清晰
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最新前十大重仓股出炉。与二季度末相比,有何明显变化?从增持情况看,药明康德获增持最多。截至三季度末,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合计增持药明康德132.5亿元,医药板块成为公募基金加

0评论2023-10-27272

周五(10月27日)重点关注财经事件和经济数据
①07:30 日本东京CPI; ②08:30 澳大利亚三季度PPI; ③09:30 中国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 ④14:45 法国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 ⑤20:30 美国9月PCE物价、个人收入及个人消费支出; ⑥22:00 美国10月密歇根大学

0评论2023-10-27288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