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财经·观察)政策持续加力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护航

2023-02-20 19:47800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题:政策持续加力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护航
新华社记者王聿昊、张辛欣
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商务部明确引导各地在牌照、充电、通行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继续扩大二手车流通,加快建设完善全国性的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连日来,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不断推出。
新能源汽车既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新动能的重要支撑点,也是稳工业、稳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政策持续加力有助于产业克服多因素影响,保持稳健发展势头,巩固优势地位。
走进4S店,新能源车摆在“黄金展位”,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企业车间里,自动化生产设备忙碌作业;工厂外,一辆辆新车驶上滚装船,走向海外市场。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90%。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尽管2023年1月,受购车优惠政策提前透支需求、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有所回落,但从长期看,产业仍保持较强发展势头。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市场的重要拉动力,是稳工业的重点行业,稳大盘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规模,实施新能源汽车领跑强基工程,扎实锻造新优势。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日前联合深圳银保监局等四部门印发《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12条具体举措,进一步完善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金融生态;浙江不久前印发《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要求通过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支持,优化动力电池产能布局等方式,提升整车规模和竞争力、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和特色优势零部件产业竞争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推动产业形成协同创新合力……从完善金融生态、提升产业链效率到推进技术攻关,相关部门、协会和地方纷纷出台举措,护航产业发展。
在浙江宁波的领克汽车余姚工厂,4个车间并行作业,千台智能设备高速运转。领克汽车余姚工厂制造副总监陈关刘说,将加快产业链协同,不断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
1月中旬,赛力斯新能源车型SERES5亮相比利时布鲁塞尔车展,新车订单超过2万台。赛力斯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形成了高性能纯电驱动技术和智能增程电驱技术,推出电动汽车及三电产品,在欧洲的市场基础逐步稳固。
车企深耕产业链、聚焦关键技术,努力打造核心优势。业内的一系列实践不断完善和优化产业发展的环境。
今年春节假期,蔚来充电桩累计服务订单数超过90万,在高速公路换电站免费为车主换电37万次,对充换电模式持续优化与探索,努力化解车主的“电量焦虑”。
国家能源局不久前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520万台,同比增长近100%。
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换电模式也在推进。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16万余家新能源汽车换电相关企业。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6.8万余家。
工信部表示,将推动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健全适应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绿色能源供给系统、新型信息通信网络体系,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高效互动,与交通、通信等领域融合发展。
但也要看到,特斯拉大幅降价,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车企不断推出新能源车型,也让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面临更严峻的市场竞争。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盈利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竞争力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也要警惕整车和动力电池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进一步做好国内锂资源的适度开发,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对此,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政策供给,优化发展环境,编制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保障好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我们将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支持政策,深入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发挥龙头企业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作用,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技术攻关和产业化,为产业发展添薪续力。”田玉龙说。(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财经·行情」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0月26日下跌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10月27日(图表)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0月26日下跌新华社发 安治平 编制

0评论2023-10-27257

「财经分析」从0到1,金融如何助力科创企业穿越“死亡之谷”?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吴丛司)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科技“从0到1”的原始突破。然而,科创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需要穿越一条“死亡之谷”,在这过程中,离不开金融的保驾护航。新华财经记者日前

0评论2023-10-2738

财经头条: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 调仓换股路线清晰
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最新前十大重仓股出炉。与二季度末相比,有何明显变化?从增持情况看,药明康德获增持最多。截至三季度末,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合计增持药明康德132.5亿元,医药板块成为公募基金加

0评论2023-10-27272

周五(10月27日)重点关注财经事件和经济数据
①07:30 日本东京CPI; ②08:30 澳大利亚三季度PPI; ③09:30 中国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 ④14:45 法国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 ⑤20:30 美国9月PCE物价、个人收入及个人消费支出; ⑥22:00 美国10月密歇根大学

0评论2023-10-27288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