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人工智能龙头将发布软硬一体机器人!“机器人+”方案加码产业发展,这些股有望高增长

2023-03-03 18:091310



“机器人+”创造新需求,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74亿美元。

美国时间3月1日,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举办投资者日活动,展示了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视频,更夸张的是,视频中的机器人似乎在制造另一个机器人,“自己制造自己”。特斯拉展示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与去年的AI日时的展示内容相比,这个视频中的人形机器人似乎更加精致,能够行走。

国内方面,科大讯飞(002230)在3月2日的机构调研时表示,2023年将正式发布软硬一体机器人产品,并在后续有序推出外骨骼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产品。

据悉,科大讯飞于2022年2月正式启动“讯飞超脑2030计划”,该计划给出了清晰的阶段性里程碑:第一阶段(2022-2023),将推出可养成的机器宠物、仿生运动机器狗等软硬件一体的机器人;第二阶段(2023-2025),将推出自适应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和陪伴数字虚拟人家族,老人通过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实现正常行走和运动,同期推出面向青少年的抑郁症筛查平台;第三阶段(2025-2030),最终推出懂知识、会学习的陪伴机器人和自主学习虚拟人家族,全面进入家庭。

政策加码助力国产替代

机器人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自2012年起,政策对于科技创新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强调智能制造,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在补短板政策指引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如精密减速机、伺服系统、控制器等有望加速实现技术突破;另一方面,国产替代道路愈发清晰,“自主可控”路线或进一步加速国产产品崛起。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指明了行业目标: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今年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3月1日,工信部表示,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将聚焦5G、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扩大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建设布局。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物联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机构看好机器人行业中长期发展

东海证券认为“机器人+”创造新需求,不同应用领域机器人百花齐放。按照中国国家标准,机器人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工业机器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不同类型机器人均受益于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IFR及中国电子学会预测,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74亿美元,2024年将达到251亿美元,2022-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1%。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1月份以来,机器人概念指数累计涨幅18.19%,凯尔达、江苏北人涨超50%,科远智慧(002380)、步科股份、京山轻机(000821)等6股涨超40%。

估值方面,板块平均市盈率29.05倍,处于历史分位点70.1%,其中,天奇股份(002009)、科沃斯(603486)、大族激光(002008)、美的集团(000333)等21股市盈率不足30倍。

资金面上,北上资金今年以来合计净买入17.98亿元,汇川技术(300124)、中控技术净买入最多,分别为25.23亿元、11.55亿元。另外,埃斯顿(002747)、大族激光、京山轻机、机器人等7股净买入均超亿元。

截至目前,47只个股已公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快报,以净利润下限来看,23只业绩预喜(预增、扭亏、略增),占比近五成,预喜个股中华昌达(300278)、拓斯达(300607)、文一科技(600520)业绩增速较高。

机构调研方面,今年以来,汇川技术接待了长证国际、汇添富基金、泰康资产等210家豪华机构阵容的密集调研,汇川技术推出的220KG大负载机器人产品,其目标市场和应用场景跟机器人的典型应用是吻合的,也在工信部指导的解决方案和应用模式中。亿嘉和(603666)也受到了100家机构的调研,并表示今年公司会积极推进“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战略,在推进电网业务的同时,将积极推广智慧共享充电桩系统、轨交行业机器人、清扫机器人等新产品在其他行业的应用。

从机构评级来看,香山股份(002870)、拓斯达机构预测未来3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超70%。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AI换脸”以假乱真,规范人工智能的步子要快些
在某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门槛不断降低而触达面越来越广的当下,积极着手问题的研判与应对,研究出台有效举措,划清新技术使用的边界、相关权责等,都应当快马加鞭,少一些空白、多一些规范。近来,著名小品演员、相声

0评论2023-11-083676

安可咨询推出适应性人工智能模型和人工智能咨询业务
华盛顿2023年11月8日 /美通社/ -- 为适应全球商业客户充分挖掘人工智能潜在价值的新趋势,安可咨询公司(APCO Worldwide)今日宣布推出新型适应性人工智能模型Margy(玛吉)。这是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动态

0评论2023-11-08329

【直通进博会】AMD连续三年参加进博会 智能算力助人工智能普及应用
新华财经上海11月8日电(记者高少华)美国AMD(超威半导体)今年连续第三年参加进博会,以“AMD引领智能算力”为主题,全方位展示其完整AI解决方案,覆盖数据中心、边缘和客户端,包括业界首款内置AI引擎的X86 笔记

0评论2023-11-08319

2023年互联网发展报告蓝皮书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成热词
11月8日,《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正式发布。自2017年起,蓝皮书已连续七年面向全球发布,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

0评论2023-11-083679

《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印发
证券时报网讯,上海市经信委等五部门印发《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若干措施提出,实施大模型创新扶持计划。支持引进高水平创新企业,支持本市创新主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

0评论2023-11-08299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