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连线2023:直面新挑战|独家专访芝商所首席经济学家兼总经理Bluford Putnam:美国或可避免衰退,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以应对不确定性

2023-05-06 19:4583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施诗 赵越 上海 北京报道

编者按:

回顾2022年,通胀高企、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粮食危机、能源危机、新冠疫情、极端天气等诸多危机冲击着世界秩序。2023年,世界有可能将迎来新的动荡期,全球性衰退或难避免。即日起,《全球财经连线》推出“连线2023:直面新挑战”特别对话,围绕全球通胀、经济衰退、货币政策、区域发展等热点话题,全方位分析全球经济形势,与投资者一起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2022年,全球央行都不遗余力地遏制通胀。尽管如此,一些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水平仍处于高位。站在新一年的起点,世界经济将走向何方?在美联储迅速加息的背景下,美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兼总经理Bluford Putnam在接受《全球财经连线》独家专访时表示,所有推升通胀的原因都在慢慢得到解决,通胀正在回落,美国经济将会放缓,但或可避免陷入衰退。展望2023年,亚洲经济增长前景良好。

在所有国际组织的预测中,不确定性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一个词。那么在充满不确定性的2023年,投资者应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对此,Putnam认为,美国经历了四年来最高水平的通胀,美联储正在加息,全球面临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俄乌冲突仍在继续。

他强调,“如果还有什么时候需要更加谨慎的话,那就是现在,投资者应构建高度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以应对不确定性。”

通胀正在回落 短期内不会攀升

《全球财经连线》:近期数据显示美国通胀似乎有所缓解,你对通胀的预测是什么?何时能达到美联储的目标?

Bluford Putnam:通胀在2022年6月达到峰值,现在确实正在回落,但通胀不会直线下降,过程中会有一些波动。基本上所有推升通胀的原因都在慢慢得到解决,疫情期间我们购买了更多商品,商品需求上升,导致价格上涨。但美国的疫情高峰已经结束,大家又开始外出就餐和旅行,因此疫情因素已经消除。政府出台了规模3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措施,这不会再发生了,美联储已开始加息并停止购买资产。所以导致通胀爆发的因素的确已被移除,但通胀一旦爆发,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需要有耐心。

《全球财经连线》:通胀会在短期内再次攀升吗?为什么?

Bluford Putnam:我不认为通胀会再次攀升,可能某一个月它会上升一点,但这只是数据上的波动。美国的房价已经对美联储政策做出了反应,抵押贷款利率已经翻了一倍多,所以房地产市场正在降温,房租正在下降。社交媒体、金融等行业的某些领域已开始裁员,但是服务行业,比如旅游、餐饮等情况较好。总的来说,我们非常确定通胀确实在下降。

美联储终点利率预计在5%左右

《全球财经连线》:根据目前的通胀指标,美联储何时将停止加息?美联储终点利率将是什么水平?

Bluford Putnam:可能需要去问美联储何时停止加息,但一般来说,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市场,也就是我的公司芝商所经营的市场,认为联邦基金的短期利率峰值将在5%左右,可能会再高一点,也可能低一点,但市场比较普遍的共识是美联储终点利率将在5%左右。正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中提到的,如果高于5%,将不会高出太多,所以我们得到的指引是可能会非常接近5%。

2%可能是新的零利率

《全球财经连线》:你为何提出“2%是否是新的零利率”这个问题?

Bluford Putnam:每当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时,美联储都会倾向于不断降低利率。1990年左右我们经历了经济衰退,美联储将利率降至3%。然后我们在2000年和2001年经历了经济衰退,美联储将利率降至1%。在2008年的大衰退之后,利率降至0%。这次疫情中也是如此,利率降至零。但如果我们回顾所有这些时期,以及衰退和通胀的历史,零利率可能过低了,这损害了某些经济领域,损害了储户和退休人员。所以在下一次,可能在四年、五年、六年后,或其他时间,如果我们遭遇足够严重的衰退,也许美联储只会将利率降至2%。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将是新的零利率。

加息直接影响房地产行业

《全球财经连线》:加息将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哪些直接影响?

Bluford Putnam:加息首先打击的是房地产行业,所以当美联储在2022年开始加息时,我们看到抵押贷款利率做出反应。2022年初,美国的抵押贷款利率,即如果借款30年期购买房屋时所需的长期抵押贷款利率大约是3%,而现在升至6.5%到7%,增加了一倍多。这导致房地产市场降温,房屋销售量降低,房价、租金在下降,所以房地产已经遭受巨大影响,影响将持续到2023年。因此加息首先直接影响房地产行业,其他影响都是间接的,经济放缓要更长的时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财经·行情」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0月26日下跌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10月27日(图表)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0月26日下跌新华社发 安治平 编制

0评论2023-10-27411

「财经分析」从0到1,金融如何助力科创企业穿越“死亡之谷”?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吴丛司)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科技“从0到1”的原始突破。然而,科创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需要穿越一条“死亡之谷”,在这过程中,离不开金融的保驾护航。新华财经记者日前

0评论2023-10-27188

财经头条: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 调仓换股路线清晰
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最新前十大重仓股出炉。与二季度末相比,有何明显变化?从增持情况看,药明康德获增持最多。截至三季度末,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合计增持药明康德132.5亿元,医药板块成为公募基金加

0评论2023-10-27424

周五(10月27日)重点关注财经事件和经济数据
①07:30 日本东京CPI; ②08:30 澳大利亚三季度PPI; ③09:30 中国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 ④14:45 法国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 ⑤20:30 美国9月PCE物价、个人收入及个人消费支出; ⑥22:00 美国10月密歇根大学

0评论2023-10-27439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