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协创数据:厚植车辆网智能终端,旗下智能后视镜产品有望受益于政策利好

2023-06-07 18:521170

 

新国标将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近日,电子后视镜概念受市场关注度日益提升。协创数据(300857.SZ)在6月6日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的车联网智能终端产品涵盖智能后视镜和智能行车记录仪等智能车载电子产品。

2018年对中移物联智能后视镜销售量约40万台

早在2014年,协创数据便基于前期在无线通讯、数据存储、视频类产品的技术积累,并以智能摄像机相关音视频技术为核心,推出了以智能后视镜、智能行车记录仪为代表的车联网智能终端,同时配套开发了智能网通网关产品和NAS云存储设备。

据了解,智能后视镜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独立运行空间,用户可通过WIFI或移动通讯网络实现无线网络接入,并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程序。同时,智能化汽车后视镜能够提供语音控制、导航、行车记录、GPS定位、电子测速提醒、抓拍、倒车可视、ADAS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危险驾驶行为实时警报、实时在线影音娱乐等功能。

随着车联网概念的兴起,协创数据的智能后视镜和智能行车记录仪呈爆发式增长。据公开资料,公司车联网智能终端产品的主要客户为中移物联、360集团和锐承通讯。2018年,公司智能后视镜销售量对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约为30-40万台。2020年,协创数据又接连中标中移物联多项采购项目。在与360集团的合作中,协创数据也陆续实现了J635智能行车记录仪、G800P记录仪等产品的量产及交付。此外,由于滴滴专车必须安装智能行车记录仪,公司自2017年便开始与锐承通讯合作研发滴滴公司的智能行车记录仪,双方通过不断的开发验证及试产,2018年初形成出货,2019年销售规模稳步增加。

电子后视镜市场空间超过千亿

传统后视镜发展至今已经百年历程,但仍存在“视野盲区较大、增大风阻、后车远光灯眩目、雨雪天气干扰”等弊端。因此,各大汽车厂商有意采用影像系统来取代后视镜的地位,但受限于法律法规,一直停留在概念车中。

2022年末《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的新国标中,新增了“摄像机-监视器系统(CMS)”、“视镜和CMS双功能系统”等内容,这意味着汽车即将可以配备电子后视镜来代替传统光学后视镜上路。据了解,在此前上海车展中,就已有配备电子后视镜的车型亮相。目前,小鹏G7、北汽魔方、吉利路特斯EL-E-T-RE、广汽埃安、本田、华人运通等车厂均已明确会搭载CMS。

市场观点指出,智能后视镜是行车记录仪、车载导航、倒车影像等汽车电子的另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和智能化的高度集成产品,即通过将导航仪、行车记录仪、联网防盗、车载音频播放器等功能一体化,提高车载电子的空间使用效率,预期将带来广阔的市场增量空间。

据机构人士预计,电子后视镜价值量是传统后视镜15倍,2022年国内汽车后视镜市场规模达204亿元,按照远期30%的渗透率,电子后视镜市场空间超过千亿。(CIS)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AI换脸”以假乱真,规范人工智能的步子要快些
在某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门槛不断降低而触达面越来越广的当下,积极着手问题的研判与应对,研究出台有效举措,划清新技术使用的边界、相关权责等,都应当快马加鞭,少一些空白、多一些规范。近来,著名小品演员、相声

0评论2023-11-083677

安可咨询推出适应性人工智能模型和人工智能咨询业务
华盛顿2023年11月8日 /美通社/ -- 为适应全球商业客户充分挖掘人工智能潜在价值的新趋势,安可咨询公司(APCO Worldwide)今日宣布推出新型适应性人工智能模型Margy(玛吉)。这是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动态

0评论2023-11-08332

【直通进博会】AMD连续三年参加进博会 智能算力助人工智能普及应用
新华财经上海11月8日电(记者高少华)美国AMD(超威半导体)今年连续第三年参加进博会,以“AMD引领智能算力”为主题,全方位展示其完整AI解决方案,覆盖数据中心、边缘和客户端,包括业界首款内置AI引擎的X86 笔记

0评论2023-11-08321

2023年互联网发展报告蓝皮书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成热词
11月8日,《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正式发布。自2017年起,蓝皮书已连续七年面向全球发布,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

0评论2023-11-083683

《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印发
证券时报网讯,上海市经信委等五部门印发《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若干措施提出,实施大模型创新扶持计划。支持引进高水平创新企业,支持本市创新主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

0评论2023-11-0830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