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台媒聚焦国学传统文化:文化共情促进两岸交流

2023-07-14 16:4862710

 


5月27日,由贵州省台办和贵阳市台办联合举办的“开局‘十四五’——台湾媒体看贵州之贵阳贵安行”活动第四天,来自“旺旺中时文化传媒”、“中国电视”、“中国时报”、“TVBS电视台”、“东森新闻云ETtoday” 以及“中华日报”等台湾媒体,先后来到贵阳修文阳明文化园、贵阳孔学堂以及周钟瑄文化交流中心,深入交流国学与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

采访团一行先后参观阳明先生纪念馆、阳明小洞天等名胜,详细了解王阳明先生的生平事迹和“龙场悟道”的历史及其思想体系,更是从阳明文化园收集的古籍、摩崖石刻和阳明先生悟道遗址中追寻圣人的脚步,感受阳明文化的深刻内涵。

“我们小时候在台湾也有学习阳明文化,特别是刚刚介绍到的‘知行合一’,这一点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台湾“中国电视”摄影记者杨其皓介绍到。同时他也坦言:“我觉得这个行程蛮特别的,因为现在的台湾小孩对这一块的了解会有缺失,应该要让更多的台湾人,不仅是小孩,都要多一点了解王阳明的思想内涵,这样在将来两岸的交流会更有话题,更能相互理解。”

“孔子来过贵阳吗?为什么要在这里建设孔学堂呢?”刚到行程第二站——贵阳孔学堂,台湾“中国电视“记者李宗芳不禁向孔学堂工作人员提出疑问。

“孔子没有来过贵阳,但孔学堂的建成开放,在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培育增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形成良好道德风尚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据孔学堂工作人员介绍,贵阳孔学堂的主要功能为学习、研究、教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海内外儒学名家,交流学术成果,开辟国学讲堂,诵读传统经典,演习文明礼仪,兼具典藏与陈列等。

当天下午,采访团一行还抵达花溪区黔陶乡周钟瑄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参观周氏公祠、周渔璜故居、桐埜书屋,详细了解贵阳市对台交流重要平台。被誉为“黔台交流第一人”的周钟瑄,提起他的名字,大部分贵州人都不熟知,但是当天不少台湾媒体却对他略知一二。“在台湾的嘉义市,一座几百年历史的城隍古庙,也有供奉周钟瑄的神像哎”。听完在场一位台湾媒体的话,周钟瑄文化交流中心相关人员表示:“台湾嘉义市政府确实设立了‘周钟瑄纪念日’,还会在每年秋天举行祭祀大典,以缅怀这位来自贵州贵阳的清康熙年间的知县。”

“原来台湾和贵州有着这么多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来这里走一趟,还真的不可能了解到。”“旺旺中时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总监方伟光表示。“正是因为两岸地域文化不断融合、吸收、传播,才形成如今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两岸民众有着共同守护的价值体系和文化共识,中华传统文化是根深蒂固的凝结剂和强力胶,两岸同胞应该共同守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伟光如是说。

通过以传统文化为交流纽带,以文化共情,加上身临其境的感受与感知,让在场的台湾媒体人深刻的体会到了两岸本就一脉相承,同文同种,此次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岸同胞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是促进了今后黔台两地在文化交流方面更为深入的合作。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博看期刊丨“国学”新学法,帮你打通“任督二脉”
博看期刊丨“国学”新学法,帮你打通“任督二脉”

0评论2023-11-01409

乐鸿:扎根川西 播种国学之花
乐鸿,生活在四川都江堰,坚持学习并义务传播国学20年,教授学员4万多人次,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记者:杨华报道员:王凯、程功成、林冉冉、潘荣莹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0评论2023-11-013537

接庄街道开展“黄河大集”传承国学经典宣讲阅读活动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天慧)10月以来,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在辖区各村开展“黄河大集”传承国学经典宣讲阅读活动,来自社区、村居的王学珍、周浩然等宣讲人展开宣讲,此次活动的受益人数为507人。活动中,宣讲员带

0评论2023-11-01414

龙砂医学传承人顾植山获2023年度“汤用彤国学奖”
“第四届海峡两岸岐伯中医药研讨会暨汤用彤国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汤用彤书院中医文化研究院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五运六气领域学术带头人、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顾植山荣获2023年度“汤用

0评论2023-11-01208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