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数字国学馆让群众沉浸式品味国学经典

2023-08-22 17:54580


不知不觉中,数字技术早已浸透我们生活,越来越多的文化场馆主动拥抱数字技术,打造数字平台。

走进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数字国学馆,只见枫木色的木制桌椅整齐摆放,书桌上四五支长短不一的毛笔垂挂于笔架,巨型竹简悬挂于穹顶……清雅的氛围、古朴的陈列,仿佛坐上了时光穿梭机,迈进了古香古色的明清时代。

数字国学馆全面收集和展示了我国从古至今绵长厚重的历史文化,纳入传统国学与民间文艺,包含经史子集等100亿汉字量资源,以及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等,总体量比《四库全书》更为丰富。

为赋予传统文化现代性的特点,数字国学馆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将高科技信息终端、显示设备与国学环境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新型育人空间,让沉睡在古老书籍里的国学经典“活”起来、“动”起来。

“卓资县数字国学馆是全区首家、全国第7家运用数字技术的国学馆。数字国学馆成立于2021年,主要服务的是中小学学生,还有不同年龄段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群,馆内共有数字项目和实体项目2大部分。”数字国学馆馆长刘晓东望着眼前的国学馆满是喜爱。

从门口继续往里走,一块巨大的纳米黑板牢牢镶嵌在墙壁上,触屏、写毛笔字、观看国学短视频等功能一应俱全;黑板旁边有3D动感单车,骑上单车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古代的一景一物;不远处还有孩子们最喜爱的触屏数字漫画“唐诗三百首”、国学数据检索“国学宝典”……数字化运用在国学馆的每一个角落,巧妙设计、精心布置的场馆使人沉浸其中。

数字国学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以内容建设为手段,着力提升文化供给质量,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全面收集和展示了我国的历史文化,有机融合了各类数字文化体验项目,在充分展现我国文化底蕴的同时,提供了较丰富的教育途径。

每个走进数字国学馆的读者,不仅被古香古色的阅读环境所吸引,更感叹这里科技感满满的数字化设备。卓资县北完小学5年级学生刘睿是数字国学馆里的“常客”,他最喜欢这里的“勇闯国学塔”,“这个游戏很有意思,不仅好玩,还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

数字国学馆还开设了“国学大讲堂”“国学公开课”等课程,让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都能接触到、学习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截至2022年底,数字国学馆共举办“国学大讲堂”20余场,各类活动24次,接待2000余人。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国学馆、图书馆等众多文化场馆则是城市重要的文化支点。

“数字国学馆的建成是卓资县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的又一可喜举措,是卓资县文联推进大众化传统文化教育与国学经典传承相结合的又一载体。”采访最后,刘晓东如此展望数字国学馆的发展蓝图,“让全县机关干部、广大群众、学校师生、国学工作者爱好者更好地亲近经典,感受文明,培养礼仪,了解民俗,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国学智慧,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使国学学习践行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记者 皇甫美鲜 郭奇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博看期刊丨“国学”新学法,帮你打通“任督二脉”
博看期刊丨“国学”新学法,帮你打通“任督二脉”

0评论2023-11-01409

乐鸿:扎根川西 播种国学之花
乐鸿,生活在四川都江堰,坚持学习并义务传播国学20年,教授学员4万多人次,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记者:杨华报道员:王凯、程功成、林冉冉、潘荣莹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0评论2023-11-013537

接庄街道开展“黄河大集”传承国学经典宣讲阅读活动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天慧)10月以来,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在辖区各村开展“黄河大集”传承国学经典宣讲阅读活动,来自社区、村居的王学珍、周浩然等宣讲人展开宣讲,此次活动的受益人数为507人。活动中,宣讲员带

0评论2023-11-01414

龙砂医学传承人顾植山获2023年度“汤用彤国学奖”
“第四届海峡两岸岐伯中医药研讨会暨汤用彤国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汤用彤书院中医文化研究院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五运六气领域学术带头人、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顾植山荣获2023年度“汤用

0评论2023-11-01208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