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国学成语番外篇|吴起:醉心功名利禄不择手段的战国“奇才”

2023-09-27 16:232830



 

战国时期,曾受尽白眼冷遇的著名纵横家苏秦在终于飞黄腾达后,曾经发自内心地感慨说:“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这句话被很多人记在了心里,苏秦死后,有很多“后辈”有样学样,汲汲于功名利禄,不惜蝇营狗苟甚至杀人越货,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当属吴起。
吴起,卫国人,战国著名改革家商鞅的老乡。曾经,吴起家里非常富有,“家累千金”,但是吴起从小就是个“官迷”,结果因为长年在外“跑官要官”,弄了个倾家荡产,成了乡邻们众口相传的“败家子”,受尽了讽刺嘲笑。
吴起恼羞成怒,恶向胆边生,一口气杀死了30多个曾经讥笑他的人。家是待不下去了,吴起想外出流亡。临行之前,吴起咬着胳膊恶狠狠地向母亲发誓说:“我吴起当不上卿相,绝不回卫国。”
逃出卫国后,吴起投奔曾子门下学习儒术。不久,噩耗传来,母亲去世了。按理说,此时的吴起应该立即中断学业,回家奔丧,但或许因为有命案在身,吴起没有回家。曾子觉得吴起不孝,很是鄙视,于是断绝了师徒关系。
不得已,吴起辗转来到鲁国首都投奔鲁元公,从此放弃了儒术,转学兵家。
鲁元公十七年(公元前412年),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鲁元公打算任用吴起为将领抵抗齐国,但不巧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于是鲁元公有些犹豫不决。
吴起听说后,为了表明心迹,索性杀了妻子。于是鲁元公任命吴起为将。吴起也不负众望,大败齐国。
然而,解鲁国于危难之中的吴起没有等来心心念念的高官厚禄,却等来了败家、杀人、不孝、杀妻等一堆“黑材料”,最终定性为:为人猜忍(猜疑残忍)。大帽子一扣,吴起在鲁国混不下去了,只好走人。
当此之时,魏国国君魏文侯正着手变法图强而四处招揽人才,于是吴起投奔魏文侯。
吴起末路来投,魏文侯很是犹豫,于是问手下李克的意见。李克说,吴起贪婪好色,然而带兵打仗的话,司马穰苴都比不过。魏文侯于是让吴起到战场“见习”一下,让他带兵攻打秦国,结果吴起大败秦军,攻占了五座城池。
《孙子兵法》中说,上下同欲者胜。吴起担任魏将后,和军队中最下等的士卒一样的伙食标准,睡觉不铺席子,行军不乘车骑马,并亲自背负粮草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一个士兵长了毒疮,吴起亲自为他吸吮脓液。士兵的母亲听说后放声大哭。有人责怪她说,堂堂的将军对你儿子这么好,你嚎个啥?女人回答说,前两年吴将军曾经为他父亲吮吸过,结果他父亲打起仗来不要命,最后战死。现在吴将军又给儿子吮吸,我担心儿子也快没命了,所以哭他。
所谓士为知己者用。吴起如此掏心掏肺地善待士卒,士卒也乐为吴起所用。魏文侯于是任命吴起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
吴起一心为魏国服务,立下汗马功劳,可惜最后仍重复了在鲁国时候的悲剧。魏武侯九年(公元前387年),公叔担任国相,碍于吴起的威名,于是设计排挤吴起。吴起不得已离开魏国,投奔楚国楚悼王麾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博看期刊丨“国学”新学法,帮你打通“任督二脉”
博看期刊丨“国学”新学法,帮你打通“任督二脉”

0评论2023-11-01408

乐鸿:扎根川西 播种国学之花
乐鸿,生活在四川都江堰,坚持学习并义务传播国学20年,教授学员4万多人次,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记者:杨华报道员:王凯、程功成、林冉冉、潘荣莹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0评论2023-11-013536

接庄街道开展“黄河大集”传承国学经典宣讲阅读活动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天慧)10月以来,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在辖区各村开展“黄河大集”传承国学经典宣讲阅读活动,来自社区、村居的王学珍、周浩然等宣讲人展开宣讲,此次活动的受益人数为507人。活动中,宣讲员带

0评论2023-11-01412

龙砂医学传承人顾植山获2023年度“汤用彤国学奖”
“第四届海峡两岸岐伯中医药研讨会暨汤用彤国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汤用彤书院中医文化研究院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五运六气领域学术带头人、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顾植山荣获2023年度“汤用

0评论2023-11-01207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