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品牌工业4.0B2B网站管理系统

扫一扫关注

缺芯蔓延至家电领域,龙头企业自主研发解围

   2021-04-20 2460
导读

由于供需不平衡,数月以来全球芯片严重短缺,并从汽车行业逐渐蔓延至家电领域。不过,大牌场BIG观察员注意到,有不少家电龙头企业因为预见到芯片产能可能对行业产生的威胁,早早就开始积极布局芯片。| 缺芯蔓延至家

  

 

由于供需不平衡,数月以来全球芯片严重短缺,并从汽车行业逐渐蔓延至家电领域。不过,大牌场BIG观察员注意到,有不少家电龙头企业因为预见到芯片产能可能对行业产生的威胁,早早就开始积极布局芯片。


| 缺芯蔓延至家电领域 |
家电高端芯片短缺

芯片供给不足是去年以来制造业绕不开的话题,近日“缺芯潮”更是从汽车等行业蔓延至家电领域。日前,小米电视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因面板、芯片等零部件价格波动,报价持续走高,将对电视价格作出调整。


| 小米电视因芯片等原材料涨价(来源:小米电视微博) |
受影响的不止小米。惠而浦公司前中国总裁艾小明曾对媒体表示,全球芯片短缺目前已开始影响家电行业。微控制器、单处理器等芯片在市场上行情都比较紧张,3月份惠而浦收到的芯片交货量比其订单少了约10%。老板电器也曾对外表示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微控制器,公司不得不将新的高端抽油烟机延期4个月发布。

据了解,家电芯片主要包括MCU主控芯片、电源管理芯片、连接芯片、驱动芯片、图像处理芯片等,用于LED驱动、电机驱动、变频控制等方面,技术相对简单。随着家电智能化逐渐成为未来趋势,连接WiFi/蓝牙、进行智能识别、物联网等功能的实现需要使用WiFi通信芯片、AI芯片、IoT芯片等。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家电行业芯片市场约500亿元,本土化配套率仅5%。目前中国家电产品中大部分芯片仍主要依赖进口,如国产空调的MCU主控芯片,超过七成来自于瑞萨电子、英飞凌、TI(德州仪器)、东芝、NXP(恩智浦)等外资品牌。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表示:“家电的控制芯片对技术要求的难度其实没有汽车(芯片要求)大,部分家电产品的芯片是可以生产的。但是高端的芯片可能还是要依赖于进口。”

同样,信达证券研报称,目前我国大部分家电芯片仍然依赖进口,尤其在高端芯片方面90%以上使用的是进口产品。

家电巨头积极布局芯片

大牌场BIG观察员注意到,在2021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格力、美的、长虹、海信、格兰仕等厂商都不约而同地展示了中国家电业的“芯”力量。事实上,这些家电厂商看到芯片产能可能对行业产生的威胁,早早就开始积极布局芯片。

格力芯片实现量产,并广泛应用于空调产品。2015年格力微电子所和功率半导体所成立,自主研发了MCU、IGBT等芯片。2018年,格力电器成立全资子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专注于MCU、AIoTSoC和功率器件的研制与销售,主打嵌入式主控、语音识别、AI图像识别、变频控制等方案,芯片年销量超千万颗。

海信涉足芯片研发最早,2005年研制成中国第一颗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2019年6月,海信重整芯片业务在青岛成立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海信屏端驱动芯片(TCON)产品已经覆盖从高清到8K超高清全系,全年出货量超4000万颗。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dpp168.cn/news/show-128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