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品牌工业4.0B2B网站管理系统

扫一扫关注

家电行业研究及2022年投资策略:白电、小家电、厨电分析

   2021-12-02 腾讯97390
导读

全年走势承压,累计收益较弱2021 年,在面临历史级成本压力、需求景气也较为疲弱背景下,家电板块年初至今累计收益为负,且跑输大盘;截至 11 月 19 日,家电制造(长江)指数累计下跌 19.87%,分别跑输沪深 300 指

 

 

全年走势承压,累计收益较弱

2021 年,在面临历史级成本压力、需求景气也较为疲弱背景下,家电板块年初至今累计收益为负,且跑输大盘;截至 11 月 19 日,家电制造(长江)指数累计下跌 19.87%,分别跑输沪深 300 指数及上证综指 13.71、22.38pct,在所有长江一级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三;分阶段来看,伴随需求预期不断下调、成本压力加大,行业整体走势持续承压:

年初至二月中旬,资金抱团效应突出且家电基本面疑虑初现;春节前市场抱团效应明显,家电板块录得相对收益,但表现并不突出;节后家电受原材料涨价、海外订单转移趋缓的悲观预期影响,整体走势较为平淡;

二月中至四月初,低基数效应显现且高景气赛道瞩目;成本端负面影响尚存,但大电量价齐升、低渗透率细分赛道高增长瞩目,家电板块相比大盘录的稳健正收益;


二季度家电旺季,空调需求走弱且成本压力大幅加剧;空调行业景气相对较弱、原材料及汇兑环境持续较差,市场对于行业经营疑虑颇深,四月中旬以来家电板块走势较为平淡;

三季度至 10 月底,基本面压力依旧较大且资金再度分流;三季度空调需求端小幅改善带来乐观预期,原材料成本高位震荡存改善预期,家电指数短期反弹;而基本面好转并未如期出现,原材料成本、需求景气压力依旧偏大,且该阶段厨电等板块受地产影响开始大幅下调;叠加新能源等板块投资较热,资金分流也进一步影响短期板块走势;

10 月以来,成本拐点显现,迎来年末估值切换行情;伴随三季度经营业绩披露,年末估值切换行情渐近;考虑到家电行业标的经历一年较为平淡的走势,估值合理偏低,且成本端于近期出现拐点向下的趋势,部分经营质地优异的龙头开启反弹。


分子行业来看,截至 2021 年 11 月 19 日,小家电录得相对稳健收益,白电及厨电表现较弱:

小家电全年收益稳健:小家电板块年初至今累计上涨 7.53%,并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3.70pct;主要在于清洁电器等高景气赛道龙头仍获得较优收益,科沃斯年初至今录得 96%正收益,驱动小家电板块表现较优;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厨房小电标的在经历一年的调整后,伴随基本面底部拐点向上,近期迎来快速反弹。

白电年内走势持续较弱:白电板块年初至今累计下跌 26.98%,跑输沪深 300 指数20.81pct;由于年内面临两大基本面压力——成本高位、空调需求平淡,年初至今子板块股价持续走弱。

厨电受地产拖累明显:厨电板块年初至今累计下跌 11.17%,跑输沪深 300 指数5.00pct,上半年传统厨电龙头及集成灶龙头收益较优,但三季度以来受头部地产企业资金压力扰动、下半年地产新开工及销售预期较弱,地产后周期出现系统性下调,板块自 7 月以来走势持续承压;而近期地产预期有所转好,板块有所反弹。


盈利拐点已至,价值回归可期

今年行业成本端压力颇大,重视后续成本拐点带来的盈利弹性。今年上游大宗原材料暴涨,而多数家电企业原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在 80%-90%之间,在此背景下家电企业成本端压力成为今年市场关心的重点;1-10 月铜均价、铝均价、冷轧板均价、塑料价格指数对比同期分别为+56%、+46%、+44%、+27%。

具体来看,原材料压力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显现,其中外销业务调价灵活性较差且调价周期较长,整体毛利率压力显著大于内销端,外销占比较高的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压力偏大;内销占比较高的公司通过终端提价等方式转移了部分压力,整体盈利能力表现具备相对优势。综合来看,白电龙头盈利能力稳健性突出;厨电龙头三季度开始原材料端压力大幅显现;小家电中,新品频出、产品结构持续升级的高景气赛道,毛利率仍有提升,而厨房小家电企业毛利率压力较为明显。但值得关注的是,10 月至今,钢、铜、铝等原材料期货价格已经纷纷下调,原材料价格涨幅大概率将持续收窄,在此背景下,家电企业盈利能力修复可期。


需求端景气偏弱,后续有望环比改善。去年同期低基数背景下,家电行业同比增速整体较优。但以 2019 同期为基础来观察实际景气,家电行业今年均价基本维稳,销量有所下滑,整体景气平淡。子品类中,销量实现较优增长的仅有洗碗机、集成灶,大部分家电子品类销量持平或下滑;我们认为这一方面在于今年消费大环境整体偏弱,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高压背景下,龙头积极推进产品结构提升及终端提价,也对需求有进一步的压制。价格端,扫地机价格增长极为亮眼,集成灶、洗碗机、冰箱、大厨电均价也有提升,空调均价对比 2019 年同期仍有下滑。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在于疫情影响下,消费大环境相对疲弱。社零数据来看,年初至今社零规模相对2019 年同期的复合增速环比明显下台阶;且其中家电、家具等耐用、基础型支出较弱,烟酒、化妆品等享乐型支出恢复有所反弹。展望明年,疫后消费将逐步恢复,消费景气环比当前有望改善。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dpp168.cn/news/show-359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