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月物价涨幅强于预期。当日,美国股市大幅收跌,结束了 2023 年最糟糕的一周。
过去一周,受交易员担心美联储在更长时间内维持高利率等因素影响,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跌。其中,标普500指数累跌2.67%,报3970.04点,是自2022年12月9日以来最糟糕的一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累跌2.99%,报32816.92点,是连续第四周下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累跌3.33%,报11394.94点,为三周来的第二周下跌。
美国银行上周五称,由于交易员在持续高通胀的情况下权衡加息前景,投资者当周从美国股市撤资90亿美元。这也标志着美股连续第三周出现资金流出。
Charles Schwab 首席投资策略师 Liz Ann Sonders 认为,股市低迷不仅由于通胀升温或担忧美联储必须在更长时间内保持紧缩政策,同时还存在情绪面的投资泡沫。
Ally高级市场策略师Brian Overby表示,考虑到通胀形势、1 月反弹后的当前市场估值、疲软的四季度财报季等因素,目前股市上涨空间很小。
上海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郑嘉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1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再次大幅超市场预期,环比回升创2022年8月来最大增幅,美国远超市场预期的通胀数据导致全球避险情绪升温,市场进一步修正2023年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的步伐。“短期来看,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中加息幅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也将成为扰动市场的关键。美股后市预计维持震荡,低估值板块将受投资者青睐。”
LPL Financial首席经济学家罗奇 (Jeffrey Roach) 也表示,最新PCE报告意味着美联储持续加息的时间要比市场几周前预期的更久。收紧货币政策尚未对消费者产生全面影响,美联储在减缓总需求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美联储可能会在3月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在夏季继续加息。由于利率上升尚未实质性冷却个人消费支出,未来几个月美股可能保持震荡。”
美国通胀下降并非“一条直线”
在今年年初出人意料的强劲开局之后,美国股市现已连续三周下跌。
近期,包括就业、零售销售等在内的经济数据表现强劲,增加了市场对美联储将不得不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利率、以使通胀率回到 2% 目标的预期,从而给股票估值带来压力。
上周五,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1月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6%,高于去年12月的0.2%,为2022 年 6 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同比上涨5.4%,高于去年12月的5.3%,为去年6 月见顶以来首次上升。剔除波动较大的能源和食品价格后,美国1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6%,高于去年12月的0.4%和市场普遍预期的0.5%,是自 2022 年 8 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同比上涨4.7%,高于去年12月的4.6%和市场普遍预期的4.4%。报告还显示,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在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后,1月环比上涨1.8%。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上周六表示,美国最新数据显示 1 月通胀意外上升,这表明抗通胀“不是一条直线”,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同时,她认为,可以在降低通胀的同时维持强劲的劳动力市场。
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另一项通胀数据也超出市场预期。美国劳工部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CPI环比上涨0.5%,高于去年12月0.1%的涨幅。同比上涨 6.4%。 远低于去年6 月 9.1% 的近期峰值,但仍远高于美联储 2% 的通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