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教师是教育强国的第一人力资源,是科技强国的第一保障,是人才强国的第一支撑。
为了充分提高教师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在一线教学转化落地的有效经验,让人工智能教育真正走向普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智能时代下高质量教师团队,助力区域落地开展人工智能活动。6月14日,由威盛创造栗发起的“用AI见未来·AI流动训练营——小栗方硬件漂流活动”再次启航,来到了武汉市青山区。活动由武汉市青山区教育局电教站组织,来自青山区的科技骨干教师们参与培训体验。
“用AI见未来·AI流动训练营——小栗方硬件漂流活动”自去年启动后,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福建、新疆、澳门等地陆续开展,旨在为人工智能、信息科技、综合实践等科普体验活动提供支撑。不仅为刚跨入人工智能门槛的学生们,初体验人工智能带来的乐趣,更聚焦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信息化素养的提升,推动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活动落地。
本次体验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理论知识学习、小栗方AI学习机硬件设备讲解、人工智能实操案例体验、学习心得分享交流。参加活动的老师们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知识内容,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精准分析、教师自我发展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为后续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威盛人工智能研究院讲师张进老师从不同维度,启发老师们思考人工智能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差异性,并为大家深度剖析了小栗方AI学习机在人工智能编程学习过程中的教学与应用,强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基于手写数字识别能够计算年龄的案例讲解和使用自主研发的图形化编程工具,帮助老师们了解硬件组成与AI功能,为老师们展示综合性的编程实践项目方法。带领大家利用小栗方对人工智能编程进行综合实践体验,感受人工智能为生活与学习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
小栗方丰富的拓展功能,通过金手指、扩展板可以拓展多种传感器,通过Wi-Fi连接AIoT威栗物联物联?平台,可以实现多个设备数据的互联互通,帮助老师们轻松实现人工智能编程教学与学习,提供更多创意空间。在项目式实操体验过程中,老师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