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虹,曾是国产家电企业的巨头,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天有不测风云,商业场上祸福难料,长虹被拖欠了44亿,资金全部都在美国人手里,严重缺乏流动资金,迫于无奈之下,为了自保,现在只能卖掉自己的办公楼。曾经这个企业在我国家电行业占据巨大份额,忽然跌落神坛,退出了竞争舞台,有着几十年历史的长虹,是如何被逼迫到如此地步的呢?
长虹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此时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给了新的产业和项目极大利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长虹在四川被一群军人创办起来了。因为早早入行,长虹在家电行业独占鳌头,但同样也是因为它的产品种类丰富,质量过关,于是,长虹成为了广大百姓购买家电的首选。因为一直积攒的口碑,让长虹获得了大众的信赖,生意蒸蒸日上的同时,也获得了“国民品牌”的美誉。
长虹逐步扩大发展,已经拥有国内一流品牌的地位,于是,它的经营者不满足局限于国内的业务,他们将目光放到国外,做出口产业,希望企业的规模能够更上一层。长虹对自己非常有信心,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企业规模都是上乘,加之当时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并不多,所以长虹满怀希望地开始了与美国APEX公司的贸易合作。合作开始后,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实际上危机也悄然而生。
长虹与APEX结算的方式以赊销为主,不过从供货开始,APEX公司就一直在拖欠长虹公司的款项。最初从18亿不断累加,到后来竟然有44亿的巨额欠款,这都是让长虹始料未及的,如此数额庞大的亏空让公司陷入了危机,几乎快要不能维持正常运转。这时长虹看到了另外一个机会,投资新型产品解决公司的困境,急于求成的长虹投入资金到离子屏产品,然而市场结果是,离子屏并不如液晶屏有竞争力,长虹的投资再一次出现了失误,让公司的情况雪上加霜。
为了自保,长虹做出的举动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它卖出了自己的办公楼——长虹大厦,仅仅以低至8000万的价格成交。曾经的家电巨头如今失去了本营,让所有人都唏嘘不已。曾经的长虹如烈日骄阳,如今落得日暮西山,那些为它奋斗过的人,想必也难以平复,如果长虹当初没有被逼迫到那么紧张的地步,不急功近利,是否能够冷静地做出正确的投资呢?但是商业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也没有回头路可走。
投资可能会出现失利,任何的人或品牌都有可能是前浪和后浪,所有人都是在奋斗的海里沉浮,不会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发生,也不必因为惧怕失败就停止前进,虽然长虹因为几次失误一蹶不振,但至少它也曾经辉煌过。也许经历这些失败,反而给长虹的管理者们带来了可贵的经验,谁能肯定,有朝一日他们不会东山再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