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品牌工业4.0B2B网站管理系统

扫一扫关注

又一家电巨头崛起:老板41岁才白手起家,其品牌六年全球第一

   2021-05-06 3450
导读

中国一直被称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自上世纪80年代发展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转变,甚至攻克了许多“瓶颈”技术,使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其中,就有这样一家企业,其产品销量多年来一直位

 中国一直被称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自上世纪80年代发展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转变,甚至攻克了许多“瓶颈”技术,使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其中,就有这样一家企业,其产品销量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其创始人在41岁创业,在54岁后发现新的商机,61岁时将品牌扩大到世界第一。这个品牌是格兰仕,它的创始人是梁庆德。

梁庆德1937年6月生于广东顺德。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中国,也激发了梁庆德的创业热情。在此之前的22年里,梁庆德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他几乎在顺德所有的工厂工作。从炼铁、印刷到手工艺品,他都在努力工作。他有很多技能,但他总是在贫困中挣扎。


这一年,41岁的梁庆德在顺德黔城镇西河畔的荒地上盖了几间窝棚。他带领10多名工人挨家挨户购买鸡鸭羽毛,制作鸡毛掸子,在城里销售。于是,梁庆德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后来,他开始了羽绒出口业务,并成立了贵州羽绒厂,用手洗鹅毛和鸭毛,供外贸单位出口。梁庆德克服了资金、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诸多困难。他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短时间内成功投产。

1988年,贵州省畜产品企业(集团)公司成立。梁庆德先后担任贵州羽绒厂、贵州畜产品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已实现年产值1.8亿元。


1991年,54岁的梁庆德参观日本一家超市,被一个笨重的小家电吸引,原来是微波炉!他认为这种产品将来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有人劝他不要在这个年纪折腾,但他不听,坚持要进入家电行业。这种“强者断腕”的精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92年1月29日,邓小平在顺德视察科龙,发表了著名的“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讲话。梁庆德深受鼓舞。于是1992年6月,贵州省畜产品企业(集团)公司更名为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从此格兰仕开始了由低档向微波炉的转型。


起初,梁庆德逐渐房企了其他所有生意,花了500万从日本买了一条微波炉生产线。但是生产线有什么用呢?在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1993年格兰仕仍然没有什么进步。规模小,销量不足万台。怎么能和销量超过1万台的东芝相比呢?梁庆德意识到了技术人才的重要性!同年5月,他带着人力资源总监到上海,找到了上海无线电厂总工程师陆荣发,并表示要招聘他。

为了找到这位工程师,梁庆德在上海建立了研发中心,工资翻番,并提供了额外的套房。没想到,陆荣发一到这里,就带了20多名骨干,不到3个月就完成了研发中心的建立。很快,格兰仕实现了稳定的量产。1994年4月,微波炉销量突破3万台!


生产刚刚回升,自然灾害又来了。1994年6月,台风登陆汕尾。尽管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但仍然被洪水侵蚀,整个工厂都在茫茫大海中。数以千万计的高精度电机和仪器不断被水浸泡,几乎变成了废铁,数万元的电器元件也一文不值。

幸好全厂上千名员工脱险,这让梁庆德松了一口气。在外界看来,原以为工厂会倒闭,但梁庆德马上借了一大笔钱,把2月份的工资预付给员工,鼓励他们一起抗洪。员工们深受感动,于是有这样的场景出现了:销售总监带头带领同事迎接客户,稳定业务;一线员工积极申请实行两班制,每天工作12小时,机器24小时运转;总经理和其他员工冲进泥泞中抢救被洪水浸泡的机器。

退水后第三天开始第一条生产线;三个月后,生产全面恢复;年末,一个奇迹出现了——格兰仕微波炉产销突破10万台,位居行业第一。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dpp168.cn/news/show-137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