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品牌工业4.0B2B网站管理系统

扫一扫关注

无屏幕不智能?浅谈智能家电“屏幕化”路线的是非

   2021-05-17 97770
导读

究竟什么是“智能家电”?这是一个难以产生唯一答案的问题,相关家电厂商对其的探索也在逐步推进。首先形成共识的是必须具有微处理器乃至现在的SoC,也就是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它代表了一种趋势,认为许多

 

 

究竟什么是“智能家电”?这是一个难以产生唯一答案的问题,相关家电厂商对其的探索也在逐步推进。首先形成共识的是必须具有微处理器乃至现在的SoC,也就是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它代表了一种趋势,认为许多在传统家用电器上需要人手动进行的操作现在须由内置的操作系统来控制,并以此解放人的精力和劳动。举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早期的烤箱、微波炉等厨电常由多个旋钮控制温度与时间等参数,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烹制食物的类型、数量、烹饪方法等因素在烹饪开始前对其进行调整,有时还需要在过程中进行二次调整,但自从微处理器在各类厨电中普及,此类操作都开始由程序进行控制,用户不再需要将每个步骤牢记在心,或者用计时器提醒自己。

第二种共识性特征就是就是智能家电需要具有以传感器支撑的对环境的感知功能。早先这种功能立足于简易的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感知的对象以温度、时间等宏观环境为主,发展到今天则以感知人类活动为主,根据人的活动设定自身的行为。各类案例主要出现在智能化的环境电器领域。

还有一种共识发源于互联网技术,伴随时代发展形成当下智能家电乃至智能家居的热门主题,就是IoT(物联网)技术。当下的智能家居(包括家电)领域打出“万物互联”的大旗,主张通过互联网、近场通信、分布式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物物交互与更好的人物交互,同时这一技术也与前两种特征相辅相成,逐渐朝着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方向发展。


以上关于智能家电的三个共识只是简单归纳出的特性,而不是实际的定义,它们对智能家电而言不是绝对的缺一不可的关系。事实上如今智能家电正朝着“定义自由派”的方向发展,正如之前文章中提到的“远程化”路线,笔者不认为“远程化”一定能代表智能,但又不能否认其远程化依赖的技术基础属于智能家电的共识性特征。

许多家电品牌都对“智能”有着独特的理解,也正因如此当下的智能家电市场才会显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其中的“屏幕化”路线。

谈及“屏幕化”,其对象自然指的是原先一般不具备屏幕,或者仅有简易的液晶、LED和指示灯等显示组件的家电。在这个不算特别主流的趋势中,此类家电产品借力于SoC、新型显示面板、IoT等技术成为了家电中负责与人进行交互的显示终端,我们常听说的带屏家电产品首先是带屏冰箱,此外还有带屏空调、带屏油烟机和集成灶等。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dpp168.cn/news/show-149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