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品牌工业4.0B2B网站管理系统

扫一扫关注

夏日探访家电调价

   2021-06-15 660
导读

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上,参观者在体验全球首台OLED变形电视。许建梅摄(人民视觉)“6·18”在即,不少消费者期盼着以更低价格购入家用电器。然而在线下家电卖场中,许多产品悄然涨价了。从去年下半年开

  



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上,参观者在体验全球首台OLED变形电视。许建梅摄(人民视觉)

“6·18”在即,不少消费者期盼着以更低价格购入家用电器。然而在线下家电卖场中,许多产品悄然涨价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多次调价,部分产品价格涨幅甚至超过25%。

在许多消费者印象中,家电特别是传统的大家电,其价格多年来处于比较稳定甚至下降的通道中。此次家电为何纷纷涨价?消费者怎么选择?

涨幅不大,频率加快

“再不买,价格还可能继续涨”——北京市民小刘最近在家电卖场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眼瞅着家电的价格是比年前要贵了,但也没办法,毕竟需求在这儿呢,还是得买。”小刘告诉记者,自己这几个月一直在装修婚房,年前就了解过冰箱、洗衣机、烘干机的价格,最近要入手了,却发现价格涨了一些。

许多人对家电涨价有些不习惯。上海居民孙女士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她的父母花4000多元买了台21吋彩电,2005年换成一台29吋彩电却只花了不到3000元;她自己2009年搬新家时买了台42吋的液晶电视,花费近7000元,两年后又去买同一品牌同一规格的彩电,发现已降到4000元。“感觉家电业竞争特别激烈,似乎一直在降价,这回怎么涨起来了?”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起,家电行业已经开始了新一轮涨价。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2月,线上市场中,彩电均价2569元,同比涨幅达27%;洗衣机均价同比提升10.2%;空调行业均价2947元,同比上升19.3%。线下市场中,彩电均价4717元,同比增长21.5%;洗衣机行业均价受滚筒结构性增长拉动,同比增长8.2%;空调行业均价3837元,同比上升9%。

今年以来,多个家电厂商又陆续发布调价通知。1月12日,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发布《TCL白电致全体经销商朋友的一封信》称,公司计划于1月15日起对冰箱、洗衣机、冰柜产品进行价格调整,预计价格上调幅度为5%-15%。1个多月后,美的发布《美的冰箱涨价通知函》提到,由于原材料持续上涨,决定自3月1日起,对美的冰箱产品价格体系上调10%-15%。此外,格力、海信等品牌也上调了部分产品价格。

北京某电器卖场销售人员介绍,目前大家电普遍在涨价,涨幅最大的品种是空调,其次是洗衣机和冰箱。“每次涨一两百元,单看涨得不算多,但半年来已经调了不止一次价,涨价的频率稍微高了一些。”

原材料涨价,产品更新换代

家电为啥纷纷涨价?从海尔热水器的一封调价通知函中可窥一二。海尔称,调价基于4个因素:产品品质升级,服务品质升级,人力、物流、售后服务等运营成本提升导致企业成本增加,行业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业内人士介绍,家电普遍调价,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主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5月下旬,有色金属中电解铜价格为44097.2元/吨;今年1月中旬,电解铜价格涨到了58931.3元/吨;到了今年5月下旬,电解铜的价格已达到72253.1元/吨。

“对家电制造业特别是大家电来说,原材料成本占比可达七成以上。家电行业对铜、铝、钢材、塑料等大宗原材料需求量大,核心原料价格上涨,势必带来成本压力,在此情况下,部分家电产品价格出现波动也是市场运行的正常现象。”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说。

此前,家电零部件已在调价。去年12月,海立等多家压缩机企业均发布涨价通知,原因主要是铜、铝、钢、铁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而压缩机对于冰箱等家电产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压缩机价格上涨,带动了家电产品生产成本增加。

物流、人力等成本的上涨也给家电企业带来不小压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疫情防控影响和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推动,交通物流、劳动力成本等呈现上涨趋势,一定程度上间接推高了家电商品价格。

技术升级是推动家电涨价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博世电器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家电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很快,每次更新都会有一些技术进步,使用感提升、功能升级,价格也会随之有所上涨,这是正常现象。

“近年来,随着绿色低碳生活深入人心,消费者对节能降耗减碳等产品需求增加。要实现绿色智能等,需要推动产品功能升级,通常会增加家电产品的成本,进而推高价格。”刘向东说。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dpp168.cn/news/show-184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