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品牌工业4.0B2B网站管理系统

扫一扫关注

言值|刘斌:优质生活之下流淌着的投资机会

   2021-07-23 3290
导读

家用电器对生活质量的改造与升级是毋庸置疑的:试想一下,在这三伏天儿里若没有空调凉风送爽,日子该多难熬!而受益于AIOT、信息技术的提升,家电发展愈发的智能化、精细化、更能依托于物联网为消费者们构建出高端智

 

 

 家用电器对生活质量的改造与升级是毋庸置疑的:试想一下,在这三伏天儿里若没有空调凉风送爽,日子该多难熬!而受益于AIOT、信息技术的提升,家电发展愈发的智能化、精细化、更能依托于物联网为消费者们构建出高端智能的家居生活。

中国家电产业已日趋完善,成为国内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整体处于行业成熟期,竞争充分。这一点,可以从一些国民度较高的家电品牌一窥端倪——很少有企业能如格力、美的、海尔一般深入人心,享誉广泛。

相对而言,目前我国家居行业呈现出: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特征,企业集中度低。不过随着大家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对家居用品的选用不再局限于功能性,更加大了对使用体验、审美设计的追求。家具一代一代升级更新,家居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

优质的居家生活离不开家电家具的服务,而在这之下,更有充满活力的投资机会在悄然流淌!

本期言值,我们邀请了国联安基金经理刘斌和长江证券家电行业首席分析师管泉森,为诸位细致地梳理属于家电家居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刘斌:

硕士研究生,证券从业年限14年。2009年8月起加入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员。现任国联安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监。

管泉森:复旦大学硕士,八年从业经验,现为长江证券家电行业首席分析师;曾获金牛奖最具价值首席分析师。

01

Q:家电家居的品质不断升级,最后成效如何还需要看市场的反馈。那么从需求端来看,这个行业的上升空间如何呢?

刘 斌

首先我们看好的是中国经济的长期空间,人均收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按过去几年的增速线性外推,可能10年后是现在的一倍。

我们考察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人们的消费主要是围绕着衣食住行,从花费的规模来说,房屋、汽车、家庭设施相关(家电家居)等都是体量较大的,考察美国过去60多年的数据,家电家居类的消费增速会快于GDP 2个百分点左右。从更长的历史来说,只要天下太平,人们总是想要提高自己的住宿水平,房屋的大小是一方面,配备齐全舒适的相关设施会更为重要,有干净的空气,冬暖夏凉的温度,随时可用的热水,先进安全的厨房,卫生干净便利的卫生间;舒适的床品、好用、好看又排场的家居,我想这些都是人们不断追求和改善的东西。

人们有这些需求就意味着这些行业就有长期不断发展的空间,这也是经济发展的终结目的所在,一切都为人们更好的生活。

管泉森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来谈:

家电涵盖了客厅、卧室、厨房等多场景;又能较好地满足替代劳动、视听娱乐及生活感官各个维度的生活品质要求。两厢结合,共同打造了广阔的需求端。

从细分产品来看,冰箱、洗衣机、电视及部分厨电电器基本完成布局,但空调渗透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此外,家居清洁类、个人护理类电器潜力可观。

整个家电行业的均价保持这每年稳步提升,而产品智能化升级则带来了更多的成长空间。

02

Q:三百六十行,每一行业都有它的历史与积累;从时间的维度上看,家电家居行业的发展史是怎样的,目前的发展现状又如何?

刘 斌

家电的工业化程度和标准化程度较高,很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也更容易建立品牌。

五六十年代美国家电大普及时美国家电企业见顶,之后产能转向日本;日本开发出更好更先进的家电,在80年代到90年代称霸全球;2000年后从低端到中高端依次转向我国,现在我国的白电、黑电也逐渐的供全球市场。

家居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在古罗马时代,家具制造业就是罗马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从行业总规模来说也比家电更大,但却比家电分散的多,看上市公司规模就知道,其分散的原因主要是产品不标准化,规模优势不够显著,壁垒相对较低,品牌建立更难一些。但过去十多年我们看见一些变化,早年的家居企业发展起来都是出口导向的,最近十几年有一些品牌慢慢的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品牌也逐渐建立起来了。另外有一个品类是中国所独有的,定制家具,中国房屋的装修既要讲究空间利用又要讲排场,就必然导致部分定制部分成品家具,尤其定制这块既要满足个性化要求又要满足工业化的生产,就促生了中国独有的定制家具公司。

管泉森

中国的家电家居产业可以说是厚积薄发:

目前中国产能转移不会重演,反而疫情期间海外产能向国内转移;但劳动力占比变低,而且产业集群优势显著。

中国家电产品及技术全球领先,缺的是渠道和品牌,正在找到破局路径。

03

Q: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声音层出不穷,那么在家电家居领域确实存在如此现象吗?对行业的整体发展又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管泉森

对于这个问题,没必要杞人忧天:

对家电家居行业来说,更重要的是需求端,目前来看潜力依然非常大。

整个行业份额在向龙头集中,长尾产能逐步去化。

生产效率还在持续提升,资本开支需求不大,企业的成本在不断下降,这些都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程度的利好。

刘 斌

完全认同泉森对家电的看法,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尤其头部企业。其实家居发展阶段相对家电更早一些,行业的利润率整体较高,定期的会有资本开支高潮,但远不是产能过剩的状况,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头部企业的市占率极低,第一名的定制家居企业市占率大致只有2%左右;

过去10年中家居行业质量提升很大,从居民户来说仍然有大量的消费升级空间,毕竟生活品质的提升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管是定制家居还是成品家具,过去一些年其设计和制造都有大幅提升,功能、质量各方面都非早期的产品可比;

从学究的角度讲,过剩从来也都是相对的,是产品的质量或价格不能满足当期的需求,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都会再次螺旋式的上升和扩张。

04

Q:家电家居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是风帆正扬,更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那么如何觑准其间的投资机会呢?哪一细分方向更被看好?

刘 斌

投资大师曾讲过的如何实现复利的魔力:空间大、时间长。我想家电和家居这两个行业恰好符合这两项要求,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生命周期也会很长,我想只要我们有居住需求就会有这两项需求,接下来就是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如白电、厨电及一些创新型家电我们都很看好,也会重点研究和投资。家居方面不管是定制的还是成品的,其头部公司的品牌效应正在日趋显著,我们也很看好这方面的投资机会,当然了最终从投资机会转化为投资现实的时候,我们仍然是谨慎的,我们会充分考虑长期空间和我们付出的价格之间是否匹配,需要一定的预期收益并希望承担更小的风险。


刘斌

作为国联安基金公司的投资老将,刘斌向来秉持价值均衡型的投资风格,他认为长期核心收益来源是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在选股上也坚持以长期的全球视角,聚焦于价值低估的高盈利头部企业。刘斌坚持深度价值投资,从实业维度看企业投资,认为投资公司需要“远视力”,研究更深度,力争为投资人带来长期有竞争力的收益率。

刘斌自2013年12月起担任国联安稳健混合基金经理至今,该基金在2014年-2020年间,连续七年每年业绩在同类基金中名列前1/2。(数据来源:万得资讯、国联安基金整理,截至2020.12.31。)

注:此处同类基金指万得资讯投资类型(二级)中的平衡混合型基金。

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国联安稳健混合自刘斌2013年12月28日任职以来的总回报246.64%,年化回报18%。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dpp168.cn/news/show-228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