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德国联邦正在一项与欧盟的谈判,要求所有的手机厂商为智能手机提供长达7年的系统升级以及备用零部件支持服务,目的在于降低用户更换手机的频率,旨在保护环境。
但是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项提议遭遇到了所有手机厂商的反对,对于手机生产商来说,更长的系统升级服务、还有零部件支持,以及随之而来的用户换机周期延长这个结果,都等于是直接从他们碗里把肉拿走,不反对才怪呢。
一直以来,手机的淘汰换新周期大约是3~5年之间,同样是电子产品,手机的淘汰率高于它的近亲-PC产品(也就是个人电脑),更是远高于那些普通家用电器产品,但是手机的售价却不见得比电脑和家电要便宜,甚至很多中高端智能手机的售价,比其他家电产品都要昂贵。
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呢?
首先,这里面有使用频率的原因,作为随身电子产品,智能手机的使用频率要比其他家电产品高,用得多,电子元器件的老化自然也比较快,而且作为随身手持产品,智能手机遭受到意外摔跌损坏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是一方面原因。
其次,手机厂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也在不遗余力的推动产品迭代,每年都推出很多新款手机,就算每一代新机改进的幅度都很小,也要不停的推出新产品,目的当然是推动用户淘汰换新,同时,为了进一步让用户放弃旧手机,厂商们也会尽可能的减少产品的升级维护周期(在系统升级维护这一块,苹果做得还算好的,很多安卓手机都是2、3年就不闻不问了),同时提高配件更换价格,换一块原装屏幕动辄1、2千块,吓不死你也能把你劝退。
其实站在环保的角度,这些频繁淘汰的废旧电子产品,都是污染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电池、废旧电路板,如果不通过专门的渠道进行回收处理,都是会产生污染的,但是手机厂商可不会管这个,利润才是他们追逐的唯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