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品牌工业4.0B2B网站管理系统

扫一扫关注

你是什么时候买家电?家电价格又涨了,这些时间点买最划算!

   2021-10-09 670
导读

90%的消费者最害怕看到的一定是“价格上涨”这个词,最近,“价格上涨”一词比以前更频繁地出现。前段时间,不仅猪肉的价格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纸张的价格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说起纸张,消费者对它的关注度非常高。

  


 90%的消费者最害怕看到的一定是“价格上涨”这个词,最近,“价格上涨”一词比以前更频繁地出现。前段时间,不仅猪肉的价格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纸张的价格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说起纸张,消费者对它的关注度非常高。毕竟,在日常生活中,纸张可以被视为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可以选择不吃猪肉、鸡肉或羊肉,但我们不能选择不用纸,脑补一下如果你不使用纸巾,那生活肯定是一团糟。


很多网友对此开玩笑的说,纸巾就算是涨成天价也得买啊,否则上厕所总不能用手擦吧?虽然这句话是个玩笑,但它也充分表明纸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021年可以称为“上涨年”,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肉眼可见的涨价。纸的价格上涨了,淡水鱼的价格上涨了,许多城市的房价也在上涨,所以房屋贷款的人数也是激增状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今年的6月底,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经达到36.58万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13%。

最有趣的是,当人们好不容易贷款买了房子后,他们发现因为材料成本的上涨,装修成本也增加了,上涨最明显的就是一些家用电器。出乎意料的是,许多家用电器的价格简直是“高得离谱”。


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每个家庭都得使用家用电器。然而就在最近,包括电视机、空调等在内的家用电器,出现了价格上涨的趋势。事实上,早在去年的下半年,一些家用电器的价格就已经开始了默默的调整。

包括洗衣机、空调和冰箱在内的常用家用电器,在2020年下半年的短短6个月内增长了25%以上。自2021年以来,家用电器的上涨更是一直在持续。家电行业之所以迎来此波涨价潮,主要原因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

对于制造业来说,原材料的价格决定了其产品的出厂价格。空调、冰箱和其他产品的原材料包括一些金属、塑料甚至芯片等等。今年这些原材料的价格都迎来了上涨,直接导致家电的价格也是高居不下。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以空调为例,空调价格上涨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生产成本的上涨,主要是因为中国实施了新的能效标准。从媒体报道的内容看,即使在今年政府大力推动降价的时期,不少家电价格仍然上涨。那么这种“涨价潮”会持续多久呢?未来家用电器价格会有调整吗?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这些问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毕竟,对于家用电器的价格上涨现状,我们无能为力,但是如果能够知道未来家用电器的价格将如何发展,我们可以提前做出反应。

就整个家电市场而言,需求已经达到饱和,这也导致家电行业降价缺乏“动力”的原因。如果想保持利润,家电制造商只能通过提高价格“挽救”销售业绩。因此,从各种因素来看,未来部分家电价格上涨似乎是一种既定趋势。


在这一轮原材料推动的家电价格上涨中,直接导致了制造商和品牌陷入了两难境地。价格上涨意味着卖不出去,无形中失去了一部分市场。但是如果价格不上涨,要面对的成本压力就会很大。在这个行业环境中,中小品牌上涨显然是首当其冲的。虽然大品牌的承受力要强很多,但价格上涨也是早晚的事。

事实上,最困难的不是制造商,而是产业链末端的经销商。毕竟,在产业链中间的制造商有降低成本的空间,而在产业链末端的经销商,几乎没有太大的空间。据有关专家介绍,未来家电价格是否会上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疫情。

如果国内外的特殊情况逐步改善,原材料价格也可能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这样,家电价格也将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这两年对于很多想买家用电器的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但还是有办法买到便宜的。虽然家用电器的价格在上涨,但许多地方和家庭都有购买和更换的需求。因此,在年底去库存,季节性商品的淡季,双11,618等重要购物节。同时也建议大家在线上官方渠道购买,没有假货,有免费换新和全保等各种服务。


结语

短期内,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开始放缓,其带来的涨价风波一定会逐渐消散。但这些波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会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对于制造商来说,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应通过涨价的策略,引导行业走向理性、合理、健康的消费轨道,这比单纯的涨价降价更有意义!

今日热议:你是什么时候买家电?家电价格又涨了,这些时间点买最划算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dpp168.cn/news/show-302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