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品牌工业4.0B2B网站管理系统

扫一扫关注

飞利浦退出小家电王者之位,戴森能以取代

   2021-10-14 睿财经官方1490
导读

在中国家电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也正由“刚需”向“非刚需”转变。在大家电满足了消费者刚性需求之后,改善与享受型需求的小家电产品日渐走俏。同时,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

 

 

在中国家电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也正由“刚需”向“非刚需”转变。在大家电满足了消费者刚性需求之后,改善与享受型需求的小家电产品日渐走俏。

同时,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厨房和其他场景的布置已经从“将就”升级为“讲究”,对电器已经不再满足于能用,而是要用得健康、舒心。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品质消费成为消费者未来消费的重要方向。而小家电正好是品质生活的重要代表和载体。

在各品牌铺天盖地的营销中,小家电市场一路高歌,但是当消费者回归理性之后,小家电市场已然开始降温。但是综合市场环境而言,小家电市场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中国小家电市场在2020年达到了4500亿元级别的规模,并有望在2023年超过6000亿元。而在全球范围内,小家电市场总收入预计达2164亿美元。

飞利浦退出小家电
2021年3月25日对于飞利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就在这一天,高瓴资本将以3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85亿元)收购飞利浦家电业务。双方还达成品牌授权协议,出售后的家电业务继续使用飞利浦品牌,授权期15年,费用约为7亿欧元。交易总额达到4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近340亿元)。



此次飞利浦出售小家电业务真的是无奈之举,飞利浦2020年年报显示,其家电业务当年营收22亿欧元,甚至较2019年的23亿欧元下降4.35%。

除了业绩欠佳,家电业务也不再符合飞利浦的发展方向。飞利浦在几年前宣布将重心转移到医疗健康领域。据第一财经报道,根据2017至2019年的统计数据,两年间飞利浦进行了近20起医疗技术领域的收购案,逐渐从一个硬件厂商,转变成为人们提供健康个性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的企业。

自从2011年转型医疗健康领域,飞利浦至今已经先后出售了音频、视频、电视机、PC显示器业务。

早在2005年,飞利浦代工工厂被冠捷收购;2008年,飞利浦全球范围的个人电脑显示器业务又被冠捷全面接手,2010年,飞利浦在华电视业务又授权冠捷运营。

同时作为之前的小家电王者,近几年的质量也在一路下滑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2020年第1批省级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由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飞利浦牌家用真空卧式吸尘器抽查不合格。该吸尘器产品商标为飞利浦,规格型号为FC8515,生产日期分别为2017年11月6日和2019年04月08日。而在此之前,2017年11月6日的批次,已经被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0年1季度家用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通报》点名。

“洋品牌”飞利浦开始走下坡路,谁又能挑起小家电大旗呢?

高端戴森
一根卷发棒,3990元;一台吹风机,3190元;一个吸尘器,3300元。你没看错,这三个产品的售价超过了国产名牌的10倍,但却是当前中国极度热销的小家电产品,热销程度堪比iPhone,这三个产品的品牌可能很多人都已经熟悉了,就是戴森Dyson。

戴森以硬广投放起家,早在2001年,戴森的广告预算就达到了210万英镑,占小家电品类所有广告支出的25%。戴森因此被誉为家电界的奢侈品,是它创下了家电产品售价天花板,戴森在以高于市场几倍价格收割粉丝的同时,毛利率可以达到99%,其创始人詹姆斯.戴森早在2019年就凭借138亿美元身家,坐上英国首富宝座。戴森公司2018年收入44亿英镑收益,2019年收入更是达到了57亿英镑,2019年公司的净利润突破了5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达到了426亿元。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dpp168.cn/news/show-309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