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舒适,到底应该由谁定义?
舒服的生活环境,应该具备哪些核心要素?
作为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舒服的未来发展在哪里?
带着种种疑惑和好奇,笔者于11月25日参与了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指导、中国家电网主办的一场针对舒适家电价值的论坛。会上,格兰仕、小天鹅、松下康养、华帝等家电制造商代表,以及联合主办单位吉林大学舒适性研究课题组、数据支持单位GfK中国,与来自医疗、心理、人体工程学、工业设计等方面的专家,共同探讨了“舒适家电将如何保证生命质量,带来更好的生活”。
本次论坛上,中国家电网联合吉林大学舒适性研究课题组撰写的《2021家居环境舒适性对个体心理舒适性的影响研究》报告重磅发布,为舒适家电的产品创新及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数据显示,中国家电网日前发起的一项关于“2021生活居家舒适度”调研结果表明,在1106个受访者中,有82.7%的受访者表示感觉生活有压力,56.1%的受访者产生了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什么环境可以有效舒缓压力、放松身心?87.8%的受访者选择了家。42.5%的受访者认为家居环境的舒适性对人心理的舒适性会产生很大影响,并且愿意投入更多的钱改善家居环境。
而家电无疑是提升居家环境舒适性的重要工具,哪种家电对提升家庭舒适性贡献最大?
调查发现,票选率最高的产品分别是空调、洗衣机或干衣机、扫地机器人或洗地机吸尘器等清洁器具、电视或投影、冰箱。此外,为了提高家庭环境的舒适性,有受访用户愿意付出最高达10万元的预算。
从市场端的表现来看,舒适类家电也正在成为家电行业中的“黑马”,GfK中国家电事业部总经理张存表示,“疫情让大家对于健康更为关注,家电市场从增量市场到存量的转换,更多是换机的市场,让大家对于舒适有更多的要求。”
据GfK数据,2021年1-9月,干衣机、洗碗机、嵌入式一体机等主打舒适功能和品质生活的家电表现突出。客厅场景中,清洁电器的市场规模也从2016年的10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36亿元,其中2019-2021年,扫地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洗地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87%。厨房场景中,2021年1-10月份,智能冰箱线上与线下市场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1%、21%,集成洗碗机线上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113%,蒸烤类集成灶额占比预计2021年达到49%。
与此同时,在本次峰会论坛上,中国家电网联合吉林大学舒适性研究课题组撰写的《2021家居环境舒适性对个体心理舒适性的影响研究》报告重磅发布,谈到该调研的初衷,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太阳表示,“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有一句话叫‘心随境迁、境由心生’,这暗示着环境和心理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和联系。因此,研究家居环境舒适性对心理舒适性的影响,无论是对于消费者个人幸福的提升,还是对于相关产品的升级与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谈到家居环境舒适性与用户心理需求的关系,家居环境设计师舒适家风水设计专家宋鑫磊深有体会,“我们给一些客户创造美好家的过程中会发现,他们本身居住在这及空间当中的主人自己的焦虑和压力是可以通过我们的空间,包括创造这个美好空间的过程中可以帮他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