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白领欧阳的周六是这样度过的:早晨用三明治机和咖啡机,做一顿便捷又精致的营养早餐;中午用空气炸锅做一盘炸鸡腿和鸡块,再配一杯鲜榨橙汁;晚上操作扫地机器人清洁房间,再用养生壶煮一壶红枣姜茶……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周末都是这样,而他们使用的家电也凭借“小而美”的产品特性,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居家、办公必不可缺的助手。
小家电的爆发不是意外,而是很多风口汇聚的结果。
01
市场红火
随着社会发展,单身经济、懒人经济、宅经济的崛起成为小家电风靡的基础。在疫情的影响下,小家电更是切入家庭生活的每个角落,从便携式早餐机到煎炸炒烤的多功能锅,再到最近全网疯狂推荐的洗地机,小家电市场爆款频出。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小家电市场总体规模增长较快,零售额突破250亿元,销售量达到1.19亿台。其中清洁类电器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市场规模达到136亿元,同比增长40.2%,愿意为小家电买单的大都是年轻人。
一直以来,年轻消费者都对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很高。而小家电市场通过新奇、个性化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大大区别于千篇一律的传统家电产品,再加上个性化的定制、智能制造等概念,彻底捕获了年轻人的心。
从近几年的市场数据来看,小家电是整个家电行业中为数不多能够保持稳定增长的品类之一,而小家电市场红火的原因也离不开普及率和外部环境。
调查显示美国家庭小家电个数为31.5个,位居全球第一;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和法国家庭小家电数量在20-30个之间,均处于较高水平;而中国家庭拥有小家电的数量仅为9.5个,较欧美国家来说仍有较大的普及空间。
其次,202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23%,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显著提高,消费潜力有望加速释放。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增长、消费结构的加快变换升级,小家电市场有望呈现上升趋势。
2020年1-2月我国小家电企业注册量约为1.2万家,2020年5-10月注册量达11.4万家,月均上升幅度约是2020年年初的2倍。不过超过一半的新增小家电企业集中在品牌运营方面,并不是原创制造,因此,小家电也存在很多问题,过度设计以及安全方面频遭网友吐槽。
02
热爱营销
《商界》记者整理发现,不少小家电品牌省去线下经营的成本,专做线上渠道,利用社交、电商、直播等平台大力推广。小红书、微博、抖音等流量平台关于“小家电”的话题早已破千万,各种测评、带货视频随处可见。
传统的家电品牌正在面临主流消费群从70、80后向90、00后迁移,媒体触达渠道也从传统媒介向新媒体迁移,而这也是小家电变迁过程中,必须攻占的部分。
总体来说,小家电的营销玩法主要有三步:
一是KOL投放,打造规律性爆款。在小红书的投放策略上,与多个阶层的博主进行合作,通过明星博主的种草引起消费者关注和讨论,再利用头部和腰部达人的测评达到真正的种草,引导消费者购买。除了明星KOL的“种草”和“带货”能力,素人的分享也是小红书用户群体最偏爱的内容,素人购买后,会在小红书上分享产品使用体验,形成了二次传播和声量叠加。
其次是知识科普,树立专业形象。不管是专做小家电的小熊电器,还是大牌分支的小米电器,都会准备一些干货内容科普发布在微博、抖音、知乎等平台。这样既获得了短视频流量的加持,也抓住多场景阅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