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是当今世界的核心技术,要想得到它,光刻机是关键所在。光刻机的作用是将电路图案转移到硅片上,从而形成晶圆。晶圆经过切割、封装等步骤,就成为了芯片。
目前,全球光刻机市场几乎被荷兰的ASML垄断,它拥有先进的极紫外(EUV)光刻技术,可以制造出7纳米以下的芯片。除了ASML之外,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也能生产光刻机,但都落后于ASML,只能制造出10纳米以上的芯片。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也是ASML的重要客户之一。中国的芯片产业正在加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端光刻机来提升技术水平和产能。然而,美方作为全球芯片霸主,发现了中国芯片有崛起的苗头,于是对中方实施了严厉的技术封锁和制裁。
美方利用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向荷兰施压,迫使其中断与中国的高端光刻机供应链。荷兰虽然只是欧洲的一个弹丸之地,但就算再小也有自己的利益和主权。荷兰曾经表示不会顺从美方的意志,也不会照搬美方的限制。但在美方的强大压力下,荷兰最终还是妥协了,加入了美方在半导体行业对中方的限制行列。

这对中方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也让中方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主研发和突破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中方没有放弃对高端光刻机的追求,同时也加快了国产光刻机的研发进度。目前,中方已经实现了90纳米、65纳米、28纳米等节点的国产光刻机,并且正在向更高端的节点挑战。
就在中方努力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欧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23年4月份访华后,收获巨大,决定脱离美方的芯片联盟,加强与中方的贸易合作。

马克龙此次的访华团可以说相当有排面,其中不乏部长和大企业家。他与中方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会谈,并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法国决定加入中方的人民币结算协议,并在中国建立空客总装线。
除此之外,马克龙回国途中公开表示,不再做美方的“跟随者”。他认为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避免成为美方的附庸。他还表示欧洲应该保持开放和多元化的合作伙伴,不能被任何国家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所左右。

另外,让人更料想不到的是,马克龙回国后,立即访问了荷兰,这是法国总统23年来首次访问荷兰。马克龙与荷兰首相吕特进行了会晤,讨论了欧洲未来发展计划,其中半导体行业自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马克龙建议荷兰保持开放,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要拥有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的能力,不不要受其他外力或意志所左右。这其实就是在暗示荷兰应该重新考虑对中方的光刻机出口政策,不要受制于美方的压力和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