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台积电前掌门人张忠谋来说,用了三四十年时间打造的台积电,如今已是一辆四平八稳的马车,驰骋过硅谷,踏波于两大洋,几乎以一己之力定义了晶圆代工。
“我确实确信我们已经取得了技术领先地位,”张忠谋在纽约时报的访谈中讲到,“我不认为我们会失去它。”
再次从台积电退休的他,不再为某个技术节点而担心,但却对台积电的新工厂忧心忡忡。
2020年5月,台积电宣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最初承诺投入120亿美元,去年12月,台积电将投资增加到400亿美元,将建成两座工厂,分别代工5nm及3nm芯片。
5nm工厂预计2024年全面运作,每月生产 2 万片芯片,被媒体喻为“美国第一家先进制程晶片厂”,也象征着拜登政府“加强国内晶片制造的关键一步”。
亚利桑那的美国工厂拉开了台积电海外大举建厂的序幕,日本和欧洲相继抛来橄榄枝,用政府补贴向这家No.1半导体代工厂发起邀约,其数额之丰厚,到了台积电无法拒绝的地步。
于是乎,台积电先后落户日本熊本和德国德累斯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异国撒币之旅,几座工厂投资额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有数百亿美元之多。
钱是丢出去了,浪花还没溅起来,围绕工厂的破事倒是一点没少,例如亚利桑那厂因没有合适工人而进展缓慢,量产由原定的2024年底延至2025年。
也难怪张忠谋早在2022年4月就强调,美国增加国内芯片的产量是昂贵浪费、徒劳无功之举,美国芯片制造业没有扩张和成功所需要的人才库。
不管是CEO魏哲家还是董事长刘德音并非初出茅庐的新手,在他们满口答应建厂的背后,是为了维系台积电全球第一的无奈之举。
“美积电”
亚利桑那并不是台积电在美国的第一站。
1996年,台积电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华盛顿州的卡玛斯,与其他公司合资开设了第一家海外8英寸工厂WaferTech。2000年,台积电从合资的Altera 公司 (Altera)、Analog Devices, Inc. (ADI) 和 Integrated Silicon Solution, Inc. (ISSI)的三家公司手中收购了剩余股份,而其持有的WaferTech股份也从最早的57.23%升至近100%。
对于台积电和中国台湾来说,WaferTech在当时的意义非凡,领先于同行先一步到美国投资,彰显了自己是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同时也是中国台湾半导体工业技术成熟的象征。
台积电当时也对这家海外工厂信心满满,其在全资持有后表示,WaferTech已成为台积电稳定的代工来源之一,对它的前景充满信心,收购完成后台积电实施未来北美战略及产能扩张计划的灵活性将相应增强。
事实情况又如何呢?
依据台积电当时披露的运营计划,WaferTech第一座工厂将于1998年第二季度开始生产,当年底月产量达到1万片8英寸晶圆,预计于1999年底再提升到月产量3万片的满载产能。至于制程技术初期将以0.35微米为主,再朝0.25微米及更先进的0.18微米发展。
但实际上,WaferTech直到1998年9月底才开始正式出货,在第四季度提列的转投资亏损中,WaferTech提列约4.5亿元机器设备的折旧,1998年第四季度时,WaferTech亏损20亿元,台积电持股67.5%,认列13.57亿元。2000年第二季度,WaferTech终于转亏为盈,月产能勉强摸到了3万片的目标。
台积电年报显示,2021年美国8寸厂WaferTech营收仅为新台币77.35亿元,税后净利为14.56亿元,对于2021年大赚新台币5965.4亿元的台积电来说,WaferTech带来的这一点钱犹如九牛一毛,几乎没有存在感。
在经历这次的栽跟头后,在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办厂的态度就谨慎了许多,同时也让张忠谋记恨了很多年,在25年后的采访中,他依然会带上点个人情绪:“我们对成本预期非常天真,最终在美国制造芯片比中国台湾贵了 50%,在美国建晶圆厂简直是一场噩梦。”
他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台积电的厂还没开张,就有一大堆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有专家表示,台积电在美建厂的短缺既包括典型的劳动力短缺,如机械和电气,也包括专门技能的短缺,如在洁净室环境中工作的经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台积电还专门从中国台湾增派数百名工人到亚利桑那州,从而加快工厂的建设。
结果这一为加快建厂进度的无奈之举,还被亚利桑那当地的工会所阻挠,他们认为这会危及美国劳工权益,向美国国会议员请愿要求阻挡中国台湾的技工签证,这下让台积电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怕量产时间只会越拖越长。
而另一大阻力就是水了,亚利桑那州位于科罗拉多河最下游,拥有大片沙漠的它本身就相当缺水,1970年至2000年间,亚利桑那州的年平均降雨量仅为13.6英寸,是全美第四干旱的州,但半导体制造业又是最需要用水的行业之一,每天就要消耗数百万加仑的水,而亚利桑那还有英特尔在建厂,两家晶圆厂凑一块抢水,即使做好回收措施,未来干旱季节也难以保证工厂的正常的运转。
不过,当台积电赴美建厂已成定局之时,这些就又成小问题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即便是张忠谋,也悄悄改口,在去年12月台积电亚利桑那凤凰城新厂举行移机典礼之际,他表示,全球化几乎已经死亡,自由贸易也几乎消失,自己长期以来一直希望能在美国建立半导体工厂,如今台积电有了凤凰城新厂,这一次大家已经准备得更充足了。
那么,在抛开地缘政治因素后,再度赴美究竟有什么好处,能让台积电和张忠谋乖乖俯首呢?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市场和客户,根据国外媒体所做的整理,台积电2022年前十大客户中,有七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占据了台积电当年收入的59.9%,美国公司早已是它最主要的客户,尤其是苹果,仅一家就占据了台积电23%的年收入。